跳至主要內容

美時醫療位於大埔MARS中心的香港生產基地正式開幕

(香港,2023年3月16日)- 醫學影像領域的領先創新企業美時醫療(Time Medical)宣布,其位於大埔創新園醫療用品製造中心(MARS中心)的香港生產基地今天正式開幕,成為本港首個大型醫療儀器生產設施,亦是大灣區及東南亞最具規模的磁力共振系統生產基地,專門開發及生產高增值兒科及乳腺專用超導磁力共振系統產品。

美時醫療的全新生產基地佔地約30,000平方尺,選址大埔創新園全因該處匯聚先進技術,並擁有良好的物流及生產配套。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於2021年把三個位於大埔、元朗及將軍澳的工業邨重新定位為創新園,以創新製造為發展方向,帶動香港創科機遇及長遠經濟發展。隨著美時醫療新一代專用於嬰兒和乳腺的超導磁力共振系統完成開發,其生產力將會大幅提升,有助配合政府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倡的「新型工業化」願景,推動香港創新製造,發展本地高端製造業。

活動的開幕儀式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擔任主禮嘉賓,他致辭時表示:「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基礎科研實力非常強;上月財政司司長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亦強調要進一步加強本港在這個範疇的優勢,並支持科技園公司準備建設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政府正進行全方位上中下游三方面加緊佈局,為香港未來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打好基礎。美時醫療在本港一條龍進行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高增值醫療器材,為產業發展打了強心針。」

美時醫療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啓元博士表示:「感謝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及香港科技園公司的支持。公司團隊經過多年努力,在科學園的研發中心完成首台針對新生嬰兒專用的超導磁力共振原型,而今天的開幕典禮正好見證公司在香港的快速成長,首批香港製造的兒科超導磁力共振系統將在全球頂級醫院使用。我們有信心,在香港生產的兒科創新產品在不久將來將成為『香港品牌』,出口至更多歐美及亞洲等地區。」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在活動上致辭時稱:「科技園公司一直積極推動『從研發到創新製造』,為香港發展新一代製造業,提昇香港品牌形象,同時為年輕人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我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像美時醫療一樣的成功創科企業,將科研成果在本地、大灣區,以至國際舞台上發光發亮,為我們的『香港創新製造』實現更多可能。」

作為醫學影像領域的行業先鋒,美時醫療致力為全球帶來先進、可及且實惠的醫學成像診斷服務,以獨有的革命性技術開創了專為嬰兒(Baby)、乳腺(Breast)及腦科(Brain)檢查的3B磁力共振系統。美時醫療的產品已在16個國家和地區,逾500間醫院使用。美時醫療現時在中國內地民營醫院的磁力共振市場佔據首位,並佔國內寵物磁力共振市場40%。公司研發團隊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醫學院及香港大學,並於醫療影像領域擁有多項專利技術;現時在香港、上海、美國矽谷及新加坡設有研發、銷售和營運中心。

新開幕的生產基地將主力生產全球首台用於兒科的超導磁力共振系統 —— Neona。該系統是美時醫療使用原創革命性技術的專利產品,曾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大獎,並於今年2月21日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註冊認可。Neona小巧玲瓏、安全可靠,適合在全球約8,000多個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安裝使用,為嬰兒進行精準及無輻射的診斷。該系統是由美時香港工程團隊在科學園自主研究開發,是首台「香港創新、設計和製造」的高端醫療儀器,並計劃銷售到美國、歐洲及中國內地等地區,力爭在國際醫療市場上打造成為一個香港品牌。

位於大埔創新園的MARS中心在2021年啟用,是按照高端製造要求而設計的現代工業空間,適合包括個人防護設備和相關材料、醫療產品和配件以及精密儀器等公司。美時醫療正是首批落戶的企業之一,而公司新開幕的生產基地年產量可達200台,預計產後年產值達15億港元。美時醫療期望在香港和大灣區建立亞洲領先的數碼醫療影像研發中心和永久生產製造基地,為香港以至大灣區的創新經濟和醫療健康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稅局發出247萬份報稅表

稅務局今日發出約247萬份2021至22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該年度的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稅款可獲百分百寬免,每宗個案上限一萬元。   稅務局局長譚大鵬今日在記者會表示,《2022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已獲立法會通過,納稅人只要如常填報2021至22課稅年度報稅表,有關寬減便會反映在評稅之中,無須另行申請。   納稅人一般須於一個月內即7月2日或之前遞交報稅表,經營獨資業務人士的交表限期為三個月即9月1日。網上報稅者可獲自動延期一個月。   此外,財政司司長建議扣除住宅租金稅項,2022至23年度起,納稅人可申索扣除由其本人或同住配偶以租客身分繳付的租金,上限為每個課稅年度十萬元。相關法案已提交立法會審議。   譚大鵬說,若要取得住宅租金稅項寬減,納稅人或同住配偶在香港不能持有住宅處所;有關物業或住宅處所須用作納稅人或配偶的居住地方,合約也須加蓋印花。   由於此扣稅建議須待立法程序完成才可實施,納稅人可在2021至22年度報稅表第10A部填報預期就2022至23年度繳付的住宅租金資料,以供稅務局在有關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後考慮扣稅安排。   另外,政府匯報2021至22年度整體稅收為3,785億元,較上年度增加14%,其中利得稅1,673億元,增23%;薪俸稅755億元,增1%;印花稅996億元,增12%。   2022至23年度預計稅收3,900億元,較去年升3%,其中入息及利得稅2,511億元、印花稅1,130億元、其他稅收259億元。   http://dlvr.it/SRTg0c

中資金融機構發展策略座談會舉行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今日舉行座談會,20多名在港中資金融行業協會、銀行、券商、投資銀行、基金和保險業翹楚參與,就未來市場發展,特別是香港如何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出政策建議。   座談會主題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港中資金融機構發展策略」,與會者包括金融管理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保險業監管局代表,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部長孫湘一則以視像方式出席。   會上,在港中資金融機構和行業協會代表就提升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下的定位、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優化香港金融基建、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金融聯通,以及把握金融科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新機遇等議題發表意見。   局長許正宇表示,中資金融機構在港具獨有地位,可發揮深入了解內地市場的優勢,運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平台開拓新市場、新業務和新產品。有賴中資金融業界與政府一起奮鬥努力,香港一直發揮融通中外資本交融互動的獨有功能,成果豐碩。   展望未來,許正宇指,在全球處於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下,只要香港的市場體量大、流動性充裕、參與者多元豐富,無論市場出現任何變化,香港都會繼續在云云市場中脫穎而出。  http://dlvr.it/SRxTn8

香港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菲沙研究所發表最新報告,香港再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政府表示,報告再次肯定香港維繫高效、自由開放和公平營商環境的努力。   自報告開始發布以來,香港一直位列全球第一;在最新報告的五個評估大項中,香港在「國際貿易自由」和「監管」繼續排列首位。   就菲沙研究所對香港法治、《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內地干預香港事務的不公評論,政府重申,「一國兩制」實踐在香港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國家主席習近平在7月1日的重要講話中,表明必須長期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這符合國家根本利益,切合香港市民利益,有利維持香港繁榮穩定。   政府強調,香港執法部門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以及有關人士或單位的行為採取執法行動,而《香港國安法》已明確規定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   《香港國安法》實施至今超過兩年,在社會回復穩定後,投資者信心得以進一步鞏固,例如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去年年底達35.5萬億元,較2019年年底增加超過兩成。   政府將繼續鞏固香港獨特的地位和優勢,包括法治及司法獨立、資金自由進出、自由的貿易和投資制度、簡單低稅制、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高效廉潔的政府,提供有利環境讓企業拓展業務,提升競爭力,讓經濟持續繁榮發展。   展望未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將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繼續發揮門戶、跳板和中介人的獨特角色,積極融入國家新發展大局,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把握發展的歷史機遇。政府對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http://dlvr.it/SY1z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