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人大常委會就香港國安法作出解釋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第1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今日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第14條和第47條作出解釋,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歡迎及感謝,並指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特區政府會全力落實釋法內容中所說明的責任。   李家超發表聲明指,早前按中央人民政府根據《香港國安法》第11條提出的要求向中央提交報告,並在報告中建議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香港國安法》第65條作出解釋,以釐清「根據《香港國安法》的立法原意和目的,沒有本地全面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或大律師可否以任何形式參與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的工作?」。    第1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8次會議決定,根據《香港國安法》第65條就有關條文作出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說明以下幾點:   (一)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根據第14條,有權對是否涉及國家安全問題作出判斷和決定,其決定具有可執行的法律效力,香港特區行政、立法、司法等機構和任何組織均應尊重並執行香港國安委決定。   (二)特區法院在審理國安案件中遇有涉及有關行為是否涉及國家安全或有關證據材料是否涉及國家秘密的認定問題,應當向行政長官提出並取得行政長官就該等問題發出的證明書,上述證明書對法院有約束力。   (三)有關「不具有香港特區全面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是否可以擔任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的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問題,屬於《香港國安法》第47條所規定需要認定的問題。應當取得行政長官發出的證明書。如特區法院沒有向行政長官提出並取得行政長官發出的證明書,香港國安委應根據《香港國安法》第14條規定履行職責,對該等情況和問題作出相關判斷和規定。   李家超會見傳媒時表示,香港國安委和特區政府會全力落實釋法內容中所說明的責任。其一,香港國安委就「不具香港特區全面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是否可擔任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的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是否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以及應當採取何種政策作出判斷和決定。   其二,香港國安委會積極履行《香港國安法》第14條的職責,包括分析、研判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形勢,規劃有關工作,制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政策;推進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建設,以及協調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重點工作和重大行動。   其三,特區政府會評估風險,積極考慮《法律執業者條例》有關專案認許條文的修訂工作,強化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保障。   其四,特區政府會履行《基本法》第23條的憲制責任和《香港國安法》第七條的規定,盡早完成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本地立法,並按《香港國安法》實施和維護國家安全的新形勢、新要求,完善本地相關法律,充分運用本地法律解決《香港國安法》實施中遇到的相關法律問題,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   李家超說,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憲法》和《香港國安法》賦予的權力解釋《香港國安法》條文,明確了相關條文的法律含義,確立原則,確保特區各機關更準確履行《香港國安法》規定的相關職責,對進一步完善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以及有效維護國家安全有重大意義。   他指,釋法體現法治原則,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常設機關,按《憲法》和《香港國安法》對法律的解釋有最高權威性和約束力,而特區法院按《基本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終審權,這憲制安排充分體現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釋法權和香港法院的獨立審判權和終審權,在特區法律制度中各自履行其職能的法治原則。   釋法也清晰展示《香港國安法》和特區現行普通法制度的銜接和兼容。    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香港國安法》的權威,依法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和義務,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堅定支持和堅決擁護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國安法》第14條及第47條作出的解釋。   他認為,是次解釋有助鞏固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能夠確保《香港國安法》全面準確實施;特區政府全力支持,堅定履行維護國家安全,依法治港,保障香港社會和全體巿民的最大利益,為「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貢獻力量。   此外,司法機構表示,尊重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行使權力就《香港國安法》第14條及第47條作出具法律約束力的解釋。司法機構會繼續依法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並根據《基本法》的規定行使獨立的司法權,包括終審權,不偏不倚地履行其司法職能,處理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
http://dlvr.it/Sg9zqY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稅局發出247萬份報稅表

稅務局今日發出約247萬份2021至22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該年度的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稅款可獲百分百寬免,每宗個案上限一萬元。   稅務局局長譚大鵬今日在記者會表示,《2022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已獲立法會通過,納稅人只要如常填報2021至22課稅年度報稅表,有關寬減便會反映在評稅之中,無須另行申請。   納稅人一般須於一個月內即7月2日或之前遞交報稅表,經營獨資業務人士的交表限期為三個月即9月1日。網上報稅者可獲自動延期一個月。   此外,財政司司長建議扣除住宅租金稅項,2022至23年度起,納稅人可申索扣除由其本人或同住配偶以租客身分繳付的租金,上限為每個課稅年度十萬元。相關法案已提交立法會審議。   譚大鵬說,若要取得住宅租金稅項寬減,納稅人或同住配偶在香港不能持有住宅處所;有關物業或住宅處所須用作納稅人或配偶的居住地方,合約也須加蓋印花。   由於此扣稅建議須待立法程序完成才可實施,納稅人可在2021至22年度報稅表第10A部填報預期就2022至23年度繳付的住宅租金資料,以供稅務局在有關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後考慮扣稅安排。   另外,政府匯報2021至22年度整體稅收為3,785億元,較上年度增加14%,其中利得稅1,673億元,增23%;薪俸稅755億元,增1%;印花稅996億元,增12%。   2022至23年度預計稅收3,900億元,較去年升3%,其中入息及利得稅2,511億元、印花稅1,130億元、其他稅收259億元。   http://dlvr.it/SRTg0c

中資金融機構發展策略座談會舉行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今日舉行座談會,20多名在港中資金融行業協會、銀行、券商、投資銀行、基金和保險業翹楚參與,就未來市場發展,特別是香港如何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出政策建議。   座談會主題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港中資金融機構發展策略」,與會者包括金融管理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保險業監管局代表,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部長孫湘一則以視像方式出席。   會上,在港中資金融機構和行業協會代表就提升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下的定位、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優化香港金融基建、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金融聯通,以及把握金融科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新機遇等議題發表意見。   局長許正宇表示,中資金融機構在港具獨有地位,可發揮深入了解內地市場的優勢,運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平台開拓新市場、新業務和新產品。有賴中資金融業界與政府一起奮鬥努力,香港一直發揮融通中外資本交融互動的獨有功能,成果豐碩。   展望未來,許正宇指,在全球處於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下,只要香港的市場體量大、流動性充裕、參與者多元豐富,無論市場出現任何變化,香港都會繼續在云云市場中脫穎而出。  http://dlvr.it/SRxTn8

香港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菲沙研究所發表最新報告,香港再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政府表示,報告再次肯定香港維繫高效、自由開放和公平營商環境的努力。   自報告開始發布以來,香港一直位列全球第一;在最新報告的五個評估大項中,香港在「國際貿易自由」和「監管」繼續排列首位。   就菲沙研究所對香港法治、《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內地干預香港事務的不公評論,政府重申,「一國兩制」實踐在香港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國家主席習近平在7月1日的重要講話中,表明必須長期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這符合國家根本利益,切合香港市民利益,有利維持香港繁榮穩定。   政府強調,香港執法部門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以及有關人士或單位的行為採取執法行動,而《香港國安法》已明確規定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   《香港國安法》實施至今超過兩年,在社會回復穩定後,投資者信心得以進一步鞏固,例如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去年年底達35.5萬億元,較2019年年底增加超過兩成。   政府將繼續鞏固香港獨特的地位和優勢,包括法治及司法獨立、資金自由進出、自由的貿易和投資制度、簡單低稅制、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高效廉潔的政府,提供有利環境讓企業拓展業務,提升競爭力,讓經濟持續繁榮發展。   展望未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將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繼續發揮門戶、跳板和中介人的獨特角色,積極融入國家新發展大局,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把握發展的歷史機遇。政府對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http://dlvr.it/SY1z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