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致力培育創科生力軍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特區政府一直透過不同計劃向中小學提供資助,促進科普教育的推行,加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及創新思維,為培育本地科技人才鋪路。他又鼓勵學生多參與科創活動。   以下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7月19日在「帶着我的夢想上天宮」活動的致辭全文:   尊敬的伍煥杰校長(培僑中學校長)、曾鈺成校監(培僑教育機構董事會副主席兼校監)、葉揚副總編輯(鳳凰衛視中文台副總編輯)、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非常高興來到培僑中學,出席「帶着我的夢想上天宮」活動,並且非常榮幸擔任航天信使,將遠在國家空間站的神舟14號航天員陳冬的回信親手交給我們香港的學生。   這次「帶着我的夢想上天宮」徵文活動在全國中小學全面展開。同學們通過寫信,表達了對航天員的衷心問候,也表現了他們對航天科技的好奇與浩瀚天空的嚮往。培僑中學三年級陳蔓琳同學的信件更脫穎而出,成為全港唯一一封獲航天員在太空親自拆閱和回覆的信件,我真的很替你感到高興!相信你已實現了你其中一個夢想!   曾經,讓中國人上太空是每一個中國同胞的夢想,這個夢想終於在2003年實現。當時,航天員楊利偉乘坐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並環繞地球飛行。我記得當年我已經回到香港,在電視看到火箭升空後的一刻,跟在座許多人一樣也非常激動!過去20年,中國航天科技發展可說是一日千里,取得了多項歷史性突破及矚目的成就。航天員的每一次任務都盛載着全國人民的夢想,在太空的每一個實驗和嘗試都為國家航天事業譜寫新篇章。在此,我想向每位航天員、科學家和工程師等人員致敬,感謝他們對國家航天事業所作出的偉大貢獻。   隨着科技的進步及知識的普及,航天科技已經變得更貼地。現在,我們不但能與航天員實時對話,還能了解他們在太空的起居飲食。這些有趣畫面不單滿足了我們對太空生活的好奇,也激發了更多學生和科研人員對投身航天事業的熱情。隨着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的科研人才將有更多機會參與國家級科技任務,這意味着在座的同學們將來也有機會參與其中。然而,如何把握機會裝備自己,正是同學們現在需要思考的問題。   培僑中學的願景是「以人為本,發展創新」,建設以培育青年領袖人才為特色的學校,這與特區政府致力壯大創科人才庫的理念如出一轍。特區政府一直透過不同計劃向中小學提供資助,促進科普教育的推行,加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及創新思維,為培育本地科技人才鋪路。   我特別希望香港學生富有創造力。我們的學生在不少國內及海外科創比賽均屢獲殊榮,可見香港學生在創科領域上甚具競爭力。我鼓勵同學們在創科道路上多想、多問,多參與科創活動,挑戰自己,多了解國家發展,拓闊眼光。我深信,有了這群創科生力軍,香港必定能夠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科樞紐,為國家建設成為科技強國作出貢獻。   最後我想說的是,航天員在太空上的一小步,是中國成為航天強國的一大步。同學們,我希望你們能夠以航天員為榜樣,學習他們不屈不撓、迎難而上的精神。願你們能勇敢追夢,帶着你們的夢想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亮,展翅翱翔,為香港及國家作出貢獻!謝謝大家。  
http://dlvr.it/SV7Mry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稅局發出247萬份報稅表

稅務局今日發出約247萬份2021至22年度個別人士報稅表,該年度的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稅款可獲百分百寬免,每宗個案上限一萬元。   稅務局局長譚大鵬今日在記者會表示,《2022年收入(稅務寬免)條例草案》已獲立法會通過,納稅人只要如常填報2021至22課稅年度報稅表,有關寬減便會反映在評稅之中,無須另行申請。   納稅人一般須於一個月內即7月2日或之前遞交報稅表,經營獨資業務人士的交表限期為三個月即9月1日。網上報稅者可獲自動延期一個月。   此外,財政司司長建議扣除住宅租金稅項,2022至23年度起,納稅人可申索扣除由其本人或同住配偶以租客身分繳付的租金,上限為每個課稅年度十萬元。相關法案已提交立法會審議。   譚大鵬說,若要取得住宅租金稅項寬減,納稅人或同住配偶在香港不能持有住宅處所;有關物業或住宅處所須用作納稅人或配偶的居住地方,合約也須加蓋印花。   由於此扣稅建議須待立法程序完成才可實施,納稅人可在2021至22年度報稅表第10A部填報預期就2022至23年度繳付的住宅租金資料,以供稅務局在有關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後考慮扣稅安排。   另外,政府匯報2021至22年度整體稅收為3,785億元,較上年度增加14%,其中利得稅1,673億元,增23%;薪俸稅755億元,增1%;印花稅996億元,增12%。   2022至23年度預計稅收3,900億元,較去年升3%,其中入息及利得稅2,511億元、印花稅1,130億元、其他稅收259億元。   http://dlvr.it/SRTg0c

中資金融機構發展策略座談會舉行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今日舉行座談會,20多名在港中資金融行業協會、銀行、券商、投資銀行、基金和保險業翹楚參與,就未來市場發展,特別是香港如何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出政策建議。   座談會主題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港中資金融機構發展策略」,與會者包括金融管理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保險業監管局代表,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部長孫湘一則以視像方式出席。   會上,在港中資金融機構和行業協會代表就提升香港在十四五規劃下的定位、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優化香港金融基建、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金融聯通,以及把握金融科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新機遇等議題發表意見。   局長許正宇表示,中資金融機構在港具獨有地位,可發揮深入了解內地市場的優勢,運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平台開拓新市場、新業務和新產品。有賴中資金融業界與政府一起奮鬥努力,香港一直發揮融通中外資本交融互動的獨有功能,成果豐碩。   展望未來,許正宇指,在全球處於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下,只要香港的市場體量大、流動性充裕、參與者多元豐富,無論市場出現任何變化,香港都會繼續在云云市場中脫穎而出。  http://dlvr.it/SRxTn8

香港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菲沙研究所發表最新報告,香港再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政府表示,報告再次肯定香港維繫高效、自由開放和公平營商環境的努力。   自報告開始發布以來,香港一直位列全球第一;在最新報告的五個評估大項中,香港在「國際貿易自由」和「監管」繼續排列首位。   就菲沙研究所對香港法治、《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內地干預香港事務的不公評論,政府重申,「一國兩制」實踐在香港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國家主席習近平在7月1日的重要講話中,表明必須長期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這符合國家根本利益,切合香港市民利益,有利維持香港繁榮穩定。   政府強調,香港執法部門根據證據、嚴格依照法律,以及有關人士或單位的行為採取執法行動,而《香港國安法》已明確規定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   《香港國安法》實施至今超過兩年,在社會回復穩定後,投資者信心得以進一步鞏固,例如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去年年底達35.5萬億元,較2019年年底增加超過兩成。   政府將繼續鞏固香港獨特的地位和優勢,包括法治及司法獨立、資金自由進出、自由的貿易和投資制度、簡單低稅制、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高效廉潔的政府,提供有利環境讓企業拓展業務,提升競爭力,讓經濟持續繁榮發展。   展望未來,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將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繼續發揮門戶、跳板和中介人的獨特角色,積極融入國家新發展大局,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把握發展的歷史機遇。政府對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http://dlvr.it/SY1zwP